時間 :2012/3/21
來源:本站編輯
點擊:4404
近日,全國首條年產4000噸原液染色腈綸纖維生產線在吉林化纖集團公司一次試車成功。這不僅是吉林化纖集團繼投產全國最大的碳纖維原絲生產線后,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又一舉措,而且解決了我國原液染色腈綸纖維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填補了國內空白。
此次投產的原液染色腈綸纖維生產線,引進意大利蒙特公司先進技術和設備,打破紡紗過程中加入化學染料的傳統腈綸染色工藝,采用紡前添加技術,其成品色牢度更高,更加艷麗、防曬,廣泛應用于遮陽傘、沙灘傘、帳篷等戶外休閑用品的生產,且整個工藝無染色廢液排放?,F第一批下線的淺棕黃色絲束已送交客戶——全球最大的戶外用品生產企業美國格林雷文公司檢測。
從紡絲技術上講,淺色系腈綸絲束最為難做,難就難在配色環節上。吉林化纖原液染色腈綸生產線引進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電腦配色超強技術和被稱為“染色廚房”的單獨電腦配色間,僅基礎色漿就有15種之多,可混搭出各種繽紛的色彩,生產出客戶指定的任一色彩的腈綸產品。據估算,該色紡生產線可比生產常規品種每年多贏利1000萬元。
吉林化纖現擁有國內三分之一的腈綸產能,年產量近24萬噸,是全國最大的腈綸生產基地。近年來,該公司不斷在產品“差別化”上猛做文章,相繼研發出了低起球、高延伸、超細旦等腈綸新品,去年底投產的5000噸碳纖維原絲生產線,標志著我國40多年來首次徹底突破了碳纖維原絲規模化生產的瓶頸,打破了發達國家長期以來對我國碳纖維原絲生產技術的封鎖。
高頻率出“新”,使吉林化纖腈綸產品差別化率達到17%。而原液染色腈綸生產線的投產,有望使其再提高2個百分點。從擁有大規模的常規化品種到發展多項國內空白的差別化新品,吉林化纖正在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為實現百億企業目標而努力奮斗。
6月16日,在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期間,吉林化纖集團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為主題,舉行了“2025年安全活動日暨安康杯競賽表彰大會”。活動通過主題倡議、成
5月21日,全球首條1萬噸下一代再生人造絲生產線和3萬噸下一代再生竹纖維生產線在吉林化纖正式投產,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的信心和實力。 近年來,吉
由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主辦的第32站“資源共享·供需對接”中體聯公益服務平臺體育資源對接會(體博會站)于5月21日在南昌舉辦。為推動產業鏈融合,“希飛碳纖維體育裝備聯盟” 在對接會上
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正迎來發展黃金機遇期。在產業鏈上游,碳纖維憑借其材料特性,已廣泛應用于無人機和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產品制造,逐漸成為低空經濟“起飛”的關鍵材料。 ?